Steve McCurry 於《國家地理》雜誌的成名作和此鏡後期 Nikon F 版本的關係不在此詳述。
其實初期推出的是為其他廠旁軸機身而設,例如 Leica Screw、Contax 及自家的 Nikon S。
鏡組 5片3群.重量 510g.最近對焦 1m.最小光圈 f/32.濾鏡 52mm.十片光圈葉
1954年發表時屬當時最大光圈規格,根據 85/2 Sonnar 結構改成,散景柔潤且漸層細密。
銘環上白色 P 字代表 Penta- 鏡組擁有五塊鏡片,紅色 C 字代表全部玻璃都已上紫色鍍膜。
內有螺絲紋的黑色金屬遮光罩一扭扣上,須要倒置後才能蓋上內有絨毛的金屬前蓋。
105mm 有點像是 Nikon 獨有焦段的感覺,因為其他廠家都傾向較標準一點的 100mm;
f/2.5 稍大的最大光圈值除了這顆外,只在 Nikkor 鏡頭歷史中出現兩次:35/2.5、180/2.5。
正如網評所言,這個焦距光圈組合充滿 Nikon 自家特色「it makes this Nikkor very Nikon」
【Nikkor-P.C 105mm f/2.5 RF 旁軸版本詳細介紹】
✭ 攝於金鐘太古廣場三座‧添馬公園 ✭ Sony A7 ✭ VSCO Fuji 160C‧Neopan 1600 ✭
✭ 總結使用心得 ✭
超過六十載的品牌傳奇頭,結構由最初的 Zenji Sonnar 改變成 Xenotar 都一直被受好評。
全開光圈時散景柔順、灰階豐富,收到 f/5.6 已是整幅畫面銳利,遮光罩也有效減少眩光。
Nikon 旁軸時期為他廠生產的鏡頭均以銳利見稱,實在說一顆 LTM 鏡頭也沒有令人失望。
鏡頭評分(五✭為最高)Nikon Nikkor-P.C 10.5cm f/2.5 L39
光學質素(解析度、灰階層次、散景表現):✭✭✭✭✩
實用性(重量手感、可用光圈、對焦行程):✭✭✭✭
收藏值(罕有度、二手市場的成色及價格):✭✭✭✭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